主要内容
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进展缓慢。多数科技公司都在竞相尽快推出人工智能功能,而苹果却反其道而行之。其重大宣布——苹果智能,要到 2026 年才会面向大多数用户推出。在这个速度似乎比质量更重要的市场中,这是一个漫长的延迟。但也许这就是重点。
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展示了与 Siri、写作工具和应用建议相关的新人工智能功能,将其称为“苹果智能”,但这些工具短期内不会广泛可用。目前,它们仅限于美国部分设备的测试用户。世界其他地区则需等待。
据《Macworld》报道,即使是早期访问苹果智能也预计会受到限制,许多用户可能要到 2025 年(最早)的 iOS18.4 版本才会看到这些功能,全面发布可能会推迟到 2026 年。
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延迟看起来像是苹果落后了。OpenAI 已经推出了 GPT-4o,谷歌正在将 Gemini 融入安卓系统,微软也将 Copilot 推向了 Office、Windows 及其他几乎所有产品。与之相比,苹果显得很慢。
苹果往往不会发布糟糕的软件。当事情尚未完善时,它会推迟推出。该公司有着等待产品打磨至完美后再推出的悠久历史。这种谨慎可能会令人沮丧,但也避免了更糟糕的情况:给人们提供不能正常工作的工具。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却在发布有漏洞的产品。例如,微软的 Copilot 经常给出错误答案、编造引用或生成垃圾文本。ChatGPT 也有自己的一系列问题,从虚构事实到给出不一致的结果。
苹果的延迟或许是更明智的做法。《TechRadar》的一篇观点文章捕捉到了消费者的观点。作者表示很高兴苹果推迟了 Siri 的人工智能改造,认为当前一代的人工智能还不够好。他们说,我们经常对人工智能的讨论本末倒置——我们假设技术已经准备好,然后批评公司太慢。但如果技术尚未成熟呢?苹果的延迟或许不是缺陷,而是唯一合理的举动。
苹果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大肆宣扬对人工智能的“兴奋”,但并未将其强行融入每一个产品,也没有用半生不熟的工具充斥 iOS 系统。例如,它并未承诺 Siri 将成为你的新工作助手。虽然它可能会谈论潜力,但对时间线也保持沉默。
这或许可以称之为稳扎稳打,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也许苹果实际上并不相信当前的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准备好?也许它不相信该技术在实际压力下能够持久。所以它在远处观察着混乱。而且有很多混乱值得观察。公司正在推出与宣传不符的人工智能产品。安全问题、不良输出和过高的期望正变得普遍。在幕后,许多人工智能公司正在烧钱试图使其模型有用。如果泡沫破裂,苹果可以说它从未全力投入。等待、观察,然后行动。这或许不是公司战略中的缺陷或生产中的问题,而是公司的战略。如果用户对无法交付的人工智能感到厌倦,苹果因没有过快投入而显得聪明。如果技术得到改进并变得可靠,苹果仍然可以推出一款感觉稳定且可靠的产品。这种延迟以前在苹果身上奏效过,并非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