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代理式人工智能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但它对企业的意义仍有待确定。凯捷研究院估计,到 2028 年,代理式人工智能可释放高达 4500 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然而,采用仍有限:只有 2%的组织已扩大其使用,对人工智能代理的信任已经开始下降。这种张力——高潜力但低部署——是凯捷新研究的探索重点。
基于 2025 年 4 月对 14 个国家(包括新加坡)的 1500 名大型组织高管的调查,报告强调信任和监督是实现价值的重要因素。近四分之三的高管表示,人类参与人工智能工作流程的好处超过成本。十分之九的人认为监督要么是积极的,要么至少是成本中性的。信息很明确:人工智能代理与人类合作效果最佳,而不是自动运行。
早期步骤,进展缓慢:约四分之一已启动代理式人工智能试点,只有 14%已进入实施阶段。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部署仍处于规划阶段。报告将此描述为意图与准备之间的差距扩大,这是获取经济价值的主要障碍之一。
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开始出现,例如个人购物助理,可根据特定请求搜索物品、生成产品描述、回答问题并使用语音或文本命令将物品放入购物车。虽然出于安全原因,这些工具通常不会完成金融交易,但它们已经复制了人类助理的许多功能。这引发了关于传统网站作用的更大问题: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处理搜索、比较和准备购买等任务,人们是否还需要直接浏览在线商店?
为了澄清炒作,《人工智能新闻》采访了日立 Vantara 的人工智能首席技术官杰森·哈迪,探讨亚太地区的企业应如何思考该技术。杰森·哈迪表示,代理式人工智能是可以自行决定、行动和完善策略的软件,可视为一组领域专家,能从经验中学习、协调任务并实时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创建内容,通常对提示做出反应,而代理式人工智能可能在其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但它的工作是在动态环境中追求目标并采取行动。
据哈迪称,采用正受到规模和复杂性的推动。企业正被复杂性、风险和规模所淹没,代理式人工智能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不仅能分析,还能实时优化存储和容量、自动化治理和合规、在故障发生前预测并实时响应安全威胁。这种从“洞察”到“自主行动”的转变是采用加速的原因。
凯捷的研究支持这一点。研究发现,虽然对代理式人工智能的信心参差不齐,但在技术承担常规但重要的 IT 任务时,早期部署已被证明是有用的。哈迪指出,IT 运营是迄今为止最强的用例,自动化数据分类、主动存储优化和合规报告每天可为团队节省数小时,而预测性维护和实时网络安全响应可减少停机时间和风险。其影响超出了效率,这些功能意味着系统可以在问题升级之前检测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