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贝恩公司的一份新报告指出,东南亚许多组织仍停留在早期测试阶段,因为它们将人工智能视为一套工具,而非业务运作方式的改变。在《东南亚首席执行官人工智能转型指南》中,作者称领导者应首先审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其行业和收入计划,然后将资金投入到预期能产生明确且可衡量结果的领域。
该地区文化、收入水平和市场规模的混合,使得人工智能的采用比在条件更统一的地区更困难。各国的购物和行为方式不同,工资仍较低,许多公司没有规模进行长期且昂贵的试验。这些因素意味着简单的效率提升很少能带来强劲回报。只有当人工智能用于重新思考业务运作方式、更快地做出决策或在不增加团队的情况下提高产能时,才会有真正的收益。
贝恩的分析表明,东南亚的工资约为美国水平的 7%,这限制了公司从劳动力削减中能节省的金额。报告还指出,该地区只有 40%的市场价值来自大盘股公司,而印度为 60%。由于能够承担早期人工智能成本的大型公司较少,领导者需要追求速度、规模和新流程,而不仅仅依赖成本节约。
一些地区的组织已经通过将人工智能计划与业务目标联系起来,看到了明显的收益。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或减少供应链问题,为收入开辟新机会;工厂可使用预测模型减少机器停机时间并提高产量;金融机构可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支持合规工作,缩短处理和响应请求的时间。
报告还强调,人工智能转型不仅依赖技术,还依赖人员、习惯和技能。许多组织认为扩大人工智能规模是招聘问题,但贝恩认为,人才通常已经存在于业务中。真正的问题是让团队合作并帮助员工了解如何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
贝恩正在新加坡设立一个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得到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支持,旨在帮助公司超越试验阶段,构建可大规模运行的人工智能系统。该中心将在先进制造、能源和资源、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和消费品等领域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