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阿里巴巴正在更新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Qwen,以追赶 OpenAI 的 ChatGPT 等工具。修订后的应用程序取代了旧的通义版本,并于上周周五在两大应用商店上线。在其应用商店描述中,阿里巴巴称 Qwen 是其模型中“最强大的官方 AI 助手”,也是用户尝试其最新 Qwen 模型的主要方式。据彭博社报道,该公司还计划添加代理式功能,以帮助淘宝等平台上的购物者。阿里巴巴未回应置评请求。
过去两年,阿里巴巴一直在全球对 AI 工具的热潮中努力扩大其 Qwen 模型的使用。与深势科技和 Moonshot AI 等新的中国公司一起,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较大的 AI 开发商之一。它还支持开源方法,使其模型可供他人使用和改编。
阿里巴巴一直试图将这些模型转化为稳定的收入,且这一努力似乎正在取得成效。在 6 月季度,其 AI 产品销售额连续第八个季度以三位数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据《南华早报》报道,阿里巴巴将其最大模型 Qwen3-Max 的使用成本降低了近一半。该万亿参数系统于 9 月推出,在阿里云上价格较高。该公司现在将其最低 API 费率从每百万输入令牌 0.861 美元降至 0.459 美元,从每百万输出令牌 3.441 美元降至 1.836 美元。在非高峰时段运行批量任务的用户可再享受 50%的折扣。
该模型最近在一场加密货币投资竞赛中排名第一,该竞赛比较了美国和中国的顶级模型。其价格下降之际,中国的模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包括 Moonshot AI、智谱 AI 和 MiniMax 在内的几家初创公司在最近几个月推出了新系统,并宣传了其性能和低成本。
中国已经在 AI 领域经历了几轮降价。主要模型开发商之间此前曾有过竞争,随后在编码工具等领域出现了新的竞争。本周,字节跳动的云部门火山引擎推出了一款新的编码代理,首月价格为 9.90 元(1.30 美元)。
阿里巴巴在 AI 方面的快速进展也在美国引起了注意。“硅谷不想承认,但症状很明显:我们正在目睹一场全面的 Qwen 恐慌,”营销专家 Tulsi Soni 周六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不得不为《金融时报》报道的指控进行辩护。该报告称,一份白宫备忘录称,阿里巴巴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了某些技术支持,包括访问一些客户数据,如 IP 地址、Wi-Fi 细节、支付信息和 AI 服务。备忘录还称,阿里巴巴员工传递了关于“零日”安全漏洞的信息。《金融时报》称,它无法自行证实该备忘录,但称这些指控表明华盛顿对与中国云和 AI 提供商相关的风险日益担忧。阿里巴巴否认了这些指控,称其“完全虚假”,并质疑泄密背后的动机。一位发言人将该报告描述为旨在削弱美中最近贸易协议的“恶意公关行动”。